朋友A的老公,自從在網路上認識了某網友之後,每天幾乎熱線不斷,當A問他時,他老公會說:我和他又沒什麼,只是比較聊得來,你不相信我嗎?

信任,到底在兩個人之間,能夠存有多少?

信任,代表的就是不管對方做什麼,都一定百分百相信,甚至不去查證,對方說什麼,我們完全相信?這樣是信任,還是盲目相信的傻瓜?我覺得,信任的基礎下,應該是對方可以和另一半分享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情,包括上班、同事、朋友以及家人間的任何分享。這些,都必須讓另一半知道你的周遭狀況,並且是在某一定程度的了解下,才能夠放心。

如果,你對於很多事情只是選擇性的不說,難免會造成對方的懷疑和猜測。也許你會說,我不想說出來,是怕你會亂想。可是,難道不說出來,被發現後才去解釋,這樣會更好?原本只是單純的一件事,也許會因為這樣而變得更複雜。很多時候,我們會主觀的認為,這件事可說,那件事不可說,可是,站在對方的立場而言,他也許也有知道的權利,而非被動的告知。

也許有人會利用言語上的文字來玩遊戲。就好像外遇者,總是選擇不告訴元配自己在外面亂來,當元配發現有一點點不對勁的時候,他馬上會回說:『你就這樣不信任我?』反過來利用【信任】二字來要求對方信任,好像如果不這樣做,就是元配自己的錯!根本就是強詞奪理,為自己的錯找藉口,甚至還因為心虛,而硬將【不信任】【懷疑】加諸在自己的老婆身上。搞到最後,好像自己沒錯,千錯萬錯,都是老婆的錯!

信任,是讓對方有安心的感覺,不會每天疑神疑鬼,只要有風吹草動,就會神經緊繃,甚至上演碟對諜的戲碼。如果將信任比喻為一座花園,在這空間內,如果對方有心帶領著我們一起去了解這座花園裡面有些什麼,只要我們知道了,清楚了,那麼,不管對方在哪,我們都知道,他是在這裡的某個角落,我們可以安心,因為我們很清楚。

信任,就好像來到一座深山裡,看見一座黑暗的洞穴,如果這個洞穴裡面有著亮光,可以讓我們一覽無遺,我們根本不會去猜忌和害怕裡面到底藏了些什麼?相對的,如果這座洞穴伸手不見五指,我們根本不知道裡面藏了些什麼,所以,我們會有很多的想像空間,哪怕裡面根本一無所有。

因為了解,所以放心。我們會害怕,是因為無知。為甚麼會猜忌?是因為不夠信任。

信任,不光是嘴巴上說說,實際上的行動遠遠大於你口頭上說的100倍甚至一萬倍。當兩人之間產生了不信任,所要做的除了是盡量彌補之外,最怕的就是主觀替對方設想立場。也許某件事在你來說,只是好意的替對方著想,例如:開車送某女/男同事回家。結果,另一半打電話來,問你此刻人在哪裡?你為了怕對方誤會,所以隨口編了一個謊言:朋友有事找我,所以我晚點回去、我去買東西......。結果,隔了一陣子,對方在無意當中發現了事實,你根本就不是加班,也不是朋友有事找,而是載著女/男同事回家!

這下跳到黃河也洗不清。哪怕當初真的沒什麼,只是好意送對方回家而已。就算是順路。可是,那時候為什麼不說清楚?等被發現了才急於解釋,才要花費更多的精神和力氣溝通?這下,對方心理會有陰影了,以後不管你做什麼,他就會質疑。也因為對方質疑你了,所以下次有事的時候,你又怕對方誤會,所以又隱瞞不說了。然後.....惡性循環。

信任,是交流、溝通,不是報告。

兩人在一起,不管是芝麻綠豆大的事,甚至八卦小道,還是流言蜚語,都是兩人生活互動的一個話題。就算你今天和同事聊了什麼,誰在msn上找你,或是和許久不見的老朋友一起喝杯咖啡等,都是可以和對方分享的。這些,是交流,而非報告。

如果將這些生活瑣碎的片段事情,硬要想成是向對方報告,那麼說話,也只是一種例行公事而已了。很多事情,是一體兩面,端看你丟什麼樣的心情出去,對方就會回以同樣的心情回來。

我們試著去相信對方,也希望對方能夠坦誠以待。這是一種互相的感覺。一種被尊重的感覺。

也只有願意相信,真心付出,對方也才能因為這樣而慢慢修正行為,不再主觀的替我們預設立場,甚至是願意分享所有的事情。也唯有如此,兩人才能越來越信任,感情越來越坦誠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桑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