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善的教導必須從心開始,而非形式主義的一味讓孩子吞忍、違背自己的心意,如此反而能擴張孩子的同理心,讓孩子學習思考以做出正確的判斷。」---李晶玉

看到這段話,,剛好對照今天發生的事,讓我頗有很深地感觸。

下午和大J 帶小T去參加朋友舉辦的烤肉聚會,在烤肉區用完餐之後,一群人便到朋友S家去續攤!因為S家也有小孩,所以玩具當然是少不了。小T在這群小孩當中是唯一的一個男生,其他都是小女生,所以,很自然的,女生都會玩在一起,要不就是玩些女生的玩具。小T看到其中一個小姊姊推著洋娃娃坐的小推車,也很想玩,一直吵著要推。

我跟小T說:「這是姊姊的玩具,你不能吵,要問姊姊。」小T似懂非懂,可是他真的很想玩,所以也聽不下去我的話,硬是吵著要玩。而對方小姐姐一看到小T吵著要玩小推車,竟然趕緊加速跑掉。小孩就是這樣,本來不想玩得,當另一個小孩表現出想玩的意願或興趣時,擁有玩具的那方本來不想玩的動力,就會在瞬間表現出很想玩,甚至不願放手的動作。

為了分散小T的注意力,我去找了另一輛沒人玩得小推車,很像台灣那種比較舊式的學步車,前面有3個左右的動物造型,只要一推推車,這些動物造型就會輪流向上翹起,並且發出聲音。小T開心極了,馬上推著推車整間屋子推。也因為有聲音,所以引起比小T更小的小妹妹注意,其中一個更是走向小T表示想玩,這小妹妹還不會說話,也不會表達,就只是很簡單的走向小T而已。

沒想到這小子感受到小妹妹的威脅,看到小妹妹伸手過來摸到他的手把而已,這小子就開始不爽的嗚嗚阿阿起來,可是找不到方式去面對,所以哭了起來。然後,把推車丟像一邊,跑來我身邊哭,一邊指著小妹妹,我就知道小T 的想法了。

我說:「你跟小妹妹分享好不好?這玩具不是你的啊,這是阿姨的,所以一起輪流玩,等一下小妹妹不玩了,就換你玩,好不好?」當然不好。這小子好像沒聽到我說的一樣,繼續放聲大哭。朋友J 趕緊把小妹妹帶走,把推車拉到小T身邊,這時小T才停止哭泣。可是,也因為這樣,小T開始對這小妹妹有防禦心,只要對方一靠近,這小子就會開始發出不開心的聲音,如果對方沒有改變方向,還是繼續朝小T走來,這小子就會放聲大哭,然後又把推車丟棄一邊,然後跑來找我哭訴。

當下我只想到,要分享,要輪流玩,不可以太自私。可是我忽略了小T當下的心情。我只希望他做個善良的人,可以為別人多著想,可是,這樣真的好嗎?勉強自己的不開心,去成全別人的開心?如果只是一味的去迎合別人,那麼不就跟奉承阿諛沒有兩樣?這當中的區別,真的要界定清楚。何況,有時自己的好意,卻被別人扭曲或視為理所當然,那對自己的傷害不是更大?

還有,我有給小T選擇的機會嗎?他可以選擇繼續玩推車,也可以選擇禮讓給小妹妹,可是,這樣出於他心甘情願才行。

後來我的作法,我去拿了另一台木頭做的汽車造型,然後跟小T說:「你先玩這個好不好?推車給妹妹玩。」小T顯然被汽車打動,所以我帶著他把推車拿去給妹妹玩,說:「這個借你」然後他在回頭去拿木頭汽車玩。後來他很高興的坐在上面用腳推著推車走,我也才覺得,好像解決了一件事,化解了和朋友間的尷尬。

話說回來,我當下也想讓自己當好人,我不希望別人覺得我不會教小孩,我也希望他們覺得小T的家教很好。可是,這到底是為了滿足我的私人想法而讓小T去做他不想做的事還是教小T學會禮讓他人是一件對的事?很矛盾,通常我在這裡看到的一些教養態度,都是小孩喜歡就好,有時候帶小T去遊樂場玩,可以看到一些小孩的表現就是很霸道,甚至無理。

例如:有次小T玩溜滑梯,結果被某小孩推了一把。小T被這突如其來的動作嚇了一跳,哭著找我。大J 馬上帶著小T繼續玩那樣遊戲,不讓他因為害怕而不玩。後來小T 因為大J 的鼓勵而繼續玩,甚至玩得很開心。

可是,這小孩的父母並沒有出現,也沒有道歉。我想,今天換成是小T這樣做,我一定會馬上去跟那小孩道歉。這是觀念和教養上的不同嗎?

更讓我驚覺的是,小T 每次處於受欺負或是受到威脅的時候,他都是採取被動的哭,而不是主動的反擊,甚至保護他想要的玩具。因為平常我就教導他,不可以打人。所以小T有時後忘記而打我或是大J 時,就會被我們處罰。可是,當小T在面對陌生的小孩時,他卻連動手打對方或是保護自己的能力都沒有。我該慶幸,他不是那種會打人的小孩嗎?我該反省,他怎麼不會動手反擊嗎?

這真的很難!界線如何劃分,我和大J 都還在討論中,因為,我們怕小孩太乖,會被欺負,可是太壞,他會去欺負別人。到底,哪一個才好?還是有更好的中庸之道?既不傷人也不傷己?

「我們不希望孩子委屈、吞忍,他可以做出選擇,分享?或是不分享?我們沒有特別要求孩子一定要去做很善良或是犧牲奉獻的人,但是可以引導他一個方向,讓他自己決定要怎麼做!」---李晶玉

學習,是跟孩子一起成長並且讓他做出自己的選擇,這是一門很難的學問,因為,我們希望孩子變成什麼人,自己就要能夠有足夠的智慧去引導他們往對的方向前進,但是,談何容易?

人與人的相處,最難的就是交際,個性太過簡單善良,反而容易被耍著玩,可是,善於心機,卻又不是我們的天性。

這一門課題,我和大J,還要努力學習。至少,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免於受傷(身心方面),但也不危及他人,這是在對他人好之前,應該先做到的事。

我想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桑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