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承認,我是個比較嚴謹和要求較高的媽!

我喜歡凡事按部就班,做事情有計劃,所以對小袋鼠,我也是採比較高的標準在要求他。

對於這點,我一直被老媽和老爺念,因為他們認為我的要求太高了。其實,對於小袋鼠這麼小的孩子,可以讓他輕鬆點。是的,關於這個,我承認,只是,在某些教養上得觀念,我還是堅持己見。

我覺得,小孩在小的時候,可塑性是最高的,而且容易被周遭的環境影響,以至於在潛移默化中,漸漸培養成自己的人格特質。喜歡笑的小孩,他的生長環境必定是溫暖和充滿愛的環境。對於這個,我想小袋鼠算是幸運的傢伙,至少他是個愛笑的小孩,而他的娘親和爹親,也沒有上演星際大戰的戲碼,就算偶爾和老爺吵架,也會避開小袋鼠,另則戰場,就是不讓他感受到不安。

我一直希望小袋鼠可以獨立一點,不要太依賴。是的,就是這個讓我被砲轟。可是,我還是想講一下。小孩還小,依賴父母親是正常的,也可以從中得到安全感。可是,我不認為凡事變成要隨時讓小袋鼠「依附」在我的身邊。我也是有自己「空間」的需要,就像心情不好需要大吃一頓是一樣的。

我希望隨著小袋鼠慢慢的長大,他可以學會怎麼和自己獨處,怎麼跟自己玩,而不是一直要有人隨時隨身在側的陪他玩耍。就像外出時,當他坐在娃娃車裡,我希望他學會自己坐著,看外面的世界,或是跟自己玩耍都可以,不一定要安靜,可是絕對不能吵鬧。

當他在書房時,我上網搜尋資,或是放鬆一下亂看自己喜歡的網站時,他能夠躺在床上,玩著我給他的玩具,或是聽我放的音樂,就算他要咬棉被或是自己的手指頭,都無所謂,可是絕對不能吵鬧。

當我和老爺帶著他到朋友家拜訪時,放他自己在搖搖車裡,他可以和我們有互動,也可以玩自己的玩具,可是,就是不能吵鬧。

是的,我特別強調「吵鬧」。

小孩都會吵會鬧,我也知道,可是,我不希望是慣性的吵鬧。排除不舒服或是生理原因,我沒辦法接受小孩鬧脾氣。我希望小孩的情緒能夠穩定一點,雖然不是像大人那樣的穩定性高,但至少要能做到平心氣和。

小袋鼠目前算是個穩定性中等的小孩,平時喜歡笑,就算生氣在哭,只要你對著他一直笑,這小子馬上上演「變臉」,破涕為笑。除了肚子餓或是不舒服之外,平常他起床後,就會自己和自己玩,所以有時會聽到他笑得很開心的聲音,甚至有時根本就沒發現他什麼時候醒來,因為他正在發呆或是安靜的躺在那裡。

可是,這小子畢竟不是完人,總會有讓我抓狂的時候。例如當他自己有時候突然鬧脾氣。

是的,發作原因不明,還在追查中,答案有待釐清。就像昨天,放他自己在書房的床上玩了一下之後,他就開始鬧脾氣了。從哼哼阿阿的輕微警告聲中,漸漸的變成嚎啕大哭。這過程中我當然有安撫過,只是在安撫無效,也確認不是身體上的不舒服後,我就「放任」他了。

這小子的堅持度不知道是像誰(一定要推給他老爸,不能說像自己),這一哭起來可是驚天地、泣鬼神,絲毫沒有轉圜的空間,當中累了還是得休息個幾秒,然後繼續哭。而我,則是選擇離開現場,先到另一個空間去轉換心情,並且調整情緒,否則,我怕我的負面情緒暴發出來,對小袋鼠也不好。

所以,小袋鼠就這樣陸續哭了大約一個小時左右。而且,還沒有要停止的跡象!猛吧!

後來我回到書房,坐在那裡看著他,小袋鼠則是一邊淚眼汪汪的看著我哭,然後停頓一下,又繼續哭。我,則是不動如山的繼續看著他。很奇妙的,過了一會,小袋鼠突然不哭了,然後對的我「笑」了起來。

這一笑,我的心就融化了,馬上二話不說的抱他起來又親又吻的。然後一直稱讚他很棒,已經不哭了。當他情緒發洩完,整個人感覺放鬆許多,也沒在吵鬧了。

也許,我是個嚴格的媽,當他哭得時候,我讓他哭,等他停止哭泣,我就抱他起來,可是當我抱他起來,如果他又哭的話,我就馬上又放他下去。就這樣一直重複著。因為,我相信他也正在學習,在這一放一抱的過程中,他應該慢慢會感受到當他不哭時,我才會抱他,進而慢慢學會停止哭泣。

情緒是學習而來的,最起碼我是這樣認為。所以給小袋鼠一個穩定的環境是很重要的。此外,娘親和爹親的情緒,也是他學習模仿的對象,所以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,好在我和老爺的穩定性算及格,很少有負面的情緒在小袋鼠前面表現出來,就算有,也會小心的盡量克制音量。而我和老爺最常做的,就是親親抱抱小袋鼠,也常隨口說「我愛你」(當然是對小袋鼠,結婚後這種話已經快要列為古蹟了),讓小袋鼠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。

「小孩還小不懂事」這是最常聽到的話。可是我卻不以為然。就是因為小,所以更要從小教育。不能因為這樣一句話而讓小孩在懵懂無知的幼稚期就放縱為所欲為。就算小孩做錯事了,也是這樣一句「他還小不懂事」而害了他學習正確的觀念,把「錯」當成對的。

不用吵鬧達到目的,這是我的教育重點之一。從小就給他這樣的觀念很重要,因為不是用吵鬧就可以達到目的的,儘管小袋鼠才幾個月大而已。我希望小袋鼠可以經由「表達」來讓我知道他的需要,而不是透過吵鬧的方式。是的,也許他還小,不知道怎麼表達,但最起碼,我希望他可以在我安撫之後,可以靜下心來,而不是繼續吵鬧。這階段的小孩,情緒當然是透過「哭」來表達,只是我不希望讓他養成凡事都用「哭」來表達。所以,我會適時的安撫小袋鼠,但不會任他無理取鬧下去。

當然,小孩的穩定性不可能一直很穩,總會鬧,但是我希望小袋鼠最起碼可以保持一段時間的安靜,例如15-30分鐘。或是當我在忙得時候,無暇照顧他的時候,他可以自己和自己玩一下,而不是從頭吵到尾。就像當他在吵的時候,我就不理他,頂多安撫一下,等他安靜後我在好好抱他和親他,並且鼓勵他。否則,當他在吵的時候抱他,反而會讓他學到吵鬧=抱抱的壞循環中,以後就變成學到吵鬧了。反之,當他自己安靜一段時間,沒有吵鬧時,我會過去抱抱他、親吻他和他玩一下,甚至抱他出去走一走,以示鼓勵。

學會等待,是我的訓練之一。例如,當我早上起床梳洗的時候,我就會抱小袋鼠到床上,這時候我會告訴他:「等一下媽咪喔,我要刷牙洗臉,好了在幫你擦臉喔!」這小子剛開始會吵鬧,到現在只要我抱他到床上,他就知道我要做什麼了,然後就會在床上等我。等我靠過去他身邊的時候,他會開心的笑,因為他知道我要幫他擦臉了。

生活習慣固定,這也是我的另一個訓練之一。因為有固定的一個模式,小袋鼠才不會無所適從,也透過這個模式,他也知道你要做什麼,而他在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。例如,我們習慣在洗完澡後餵奶,當他喝完奶就要睡覺了。所以,現在小袋鼠只要洗完澡,在喝奶的時候他也幾乎快要睡著了。當我放他到小床上後,他通常都可以自行入睡而不吵鬧了。

常常說鼓勵的話,具體,但不亂誇,這是對小孩的認同以及關心。當小袋鼠表現很棒時,我都會稱讚他,或是拍手鼓勵他,當然我會以比較誇張的方式表達,因為小袋鼠還小,所以誇張一點的表演,他反而更能體會到我對他的鼓勵。也因為這樣,小袋鼠常會被我逗笑。我相信,好聽的話人人都愛聽,何況是小孩?雖然小,但是他們還是可以透過語調察覺你對他是好是壞。像我在誇獎小袋鼠時,我會說:「你好棒喔,會安靜的等媽咪。或是你好厲害喔,會自己翻過來囉...」等。而不是抽象的說:「你好棒、好厲害」,要讓小孩具體的知道自己哪裡好,哪裡棒。但是不要亂誇獎小孩,這樣久了不但造成他們的彈性疲乏,最後變成無關痛癢。

三不五時對著孩子傻笑或是大笑,因為,有快樂的父母,才有快樂的小孩。

為自己負責,這很重要。很多老一輩的人,在小孩跌倒或是不小心撞到某樣東西時,最常掛在嘴邊的就是:「xx壞壞,打打喔。」這很糟糕,因為小孩這麼小就被教育成,自己跌倒,是水泥地害的,撞到桌子,就是桌子的不對。一昧的認為自己沒錯,都是因為某人某樣東西害我的。

所以如果小袋鼠不小心拿玩具撞到自己的頭,我會跟他說:「是你自己不小心拿玩具撞自己的,我知道會痛痛,媽咪惜惜喔(台)。」要讓他知道那是自己的問題,自己要負責,而不是推卸責任。

所以,我是個嚴格的媽,但我相信,在某部份來說,這樣教育小袋鼠,在他成長過程中,至少我比較輕鬆,而他也可以有所適從。當然,我不至於像古代官府在辦案,拿小袋鼠當犯人管,只是,我希望給他更多的愛和規矩,讓他從小可以分辨對錯,而不是一昧的讓他,造成「錯」,都是別人的錯。

小袋鼠還小,我也還在學習如何教育他,當然囉,我也是會有情緒低潮、沮喪的時候,有時我甚至會有想把他打包送回台灣給我老媽照顧的念頭,當他很「魯」或是很「番」的時候。不過,我現在也只能盡己所能的給予小袋鼠所要的,或許潛意識裡我也會給他我希望的,不管如何,教養這條路,真的很辛苦,我和老爺有得奮戰啦!

對了,很高興老爺在教養方面尊重我,而且也互相配合,我屬於比較緊張型,他則是慢條斯理型。老實說,當小袋鼠在睡覺時,我會特別神經質,因為我不想吵醒小袋鼠,所以做任何動作都躡手躡腳的,一點重的聲音都不敢發出聲響;而老爺跟我相反,他做事情時,一樣的音量,但關門會小聲,而我則是任何動作都輕,搞得自己快得胃病。

「他沒你想的脆弱」老爺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。

因為老爺洗澡時,我會要求他在小袋鼠睡覺前洗好,才不會吵到他,可是老爺卻丟給我這樣一句話。後來證明,他是對的,是我自己瞎緊張。因為我連上完廁所都不敢沖水,就怕吵醒他。當然啦,我現在也慢慢的在調整,因為我後來想通,小孩是要訓練的,就連聲音也是。如果我讓他越習慣安靜,那麼他就越怕吵,以後只要有一點聲響,反而更容易吵醒他。

所以,我現在盡量維持平常心,做一般的事情時還是一樣的動作,不刻意太輕手輕腳,因為這樣也搞得我自己緊張兮兮,做事綁手綁腳的。

這是小袋鼠在我打這篇網誌時待在書房的床上,自己玩了大約40分鐘,我當然有給他鼓勵囉~愛的親親啦!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桑妮碎碎念

「要讓小孩適應你的生活,而不是你去將就小孩。」這是朋友跟我說過的一句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桑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